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项目介绍|两位邻居的在地创作——儒溪村(下)

我们是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 2024-04-01

南海大地艺术节邀请中外优秀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进行创作,舞蹈家、音乐家、美食家、媒体人、文化学者、社会工作者也跨界参与。通过艺术项目,将南海鲜活的历史、文化、风俗和生活面貌,展现给更多的人。

一个个艺术项目是如何“诞生”在南海大地上?艺术家为什么创作出这些艺术项目,他们如何把南海的地域特色揉进创作的各个细节,再把大地作为当地文化的展示场?艺术项目从奇思妙想到紧锣密鼓的创作与落地,都是一段长长的路途。让我们打开地图,走入八个艺术分区之一的儒溪村,逐一了解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故事。

  儒溪村,800年古村落,处于西樵山南侧万亩桑基鱼塘之中。在桑园围中心水脉的沿线,一条的河涌主道从村边流过,村中公路两旁曾经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列西樵四大市集之一的永平墟市。古市虽然早已凋零,但遗迹尚可追寻,见证着当年的商贸繁华。如今村中道路——上儒大街连接着西樵山环山大道,历经多年,道路依旧繁华,是水陆交通、得天独厚的宝地。
(摄影:戴显婧)
儒溪村民的生活智慧、悠然的生活方式、秀丽的岭南风光,悄悄地吸引着走遍世界的艺术家长居于此变身当地居民,与当地的环境、村民发生关系,用艺术发现地方魅力,用作品讲述南海故事。
艺术项目介绍|漫步水脉古村——儒溪村(上)
这一期我们来到上儒大街的另一旁,寻找日本艺术家松本秋则与中国艺术家向阳,两位新村民独具匠心的作品。
别急
道路繁忙 注意来往车辆
放慢脚步
感受水乡的春风
🍃

 R07 
Akinorium在樵山
Akinorium in Qiaoshan

 艺术家 
松本秋则
Akinori Matsumoto

🔦
艺术项目介绍
艺术家手稿
作品在两个空间内以不同主题的展示:风之屋——被以风为动力的各种竹子的声音所包围;水之屋——水的波纹洒在整个房间,处处都可以听到水滴的声音。
南海是自然得天独厚、风光明媚的地方。这里的魅力在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围绕着村落的鱼塘,让人感到与水共存的生命力。这组作品是艺术家为了能够唤起人们重新认识在地富饶的自然而用心创作出的展览。
松本秋则与浅井裕介在儒溪村
|关于作品
作品以我们日常不起眼的竹子作为主要材料,其厚实、柔韧有千万种可能性。用竹节支撑结构,韧性强的竹子用柔和的曲线进行填充。
松本秋则与协作人员在搭建作品(摄影:协作团队)
再利用水或风作为动能,配合巧妙隐藏的电动机关让竹筒摆动、纸扇旋转,带动部件敲击竹木发出空灵的声音。外置的电风扇随机吹过高低不一的竹管口,“合奏”低沉悦耳的和声。
(摄影:协作团队)
(摄影:Bosco)
水桶内放置麻绳,由志愿者每天添水。麻绳吸收水到最大限度时便会滴落到水池中。通过光的反射,水的波纹洒在整个房间(摄影:Bosco)
电动机与风扇的供能是随机的、偶然的。每个来参观的人都会经历不同的声音组合。如果你刚好碰见竹子“谢幕”,不要着急,享受片刻的宁静,因为竹子会主动“安可”。


艺术家介绍
|松本秋则 日本
1951 年出生。长年扎根在田野,曾在亚洲 7 个国家的少数民族进行研究。1981 年开始创作声音作品,在画廊、美术馆、户外等各种场所展示自动演奏的声音装置。目前,他正致力于开发利用音响,将音乐、美术、戏剧融合在一起的取名为“Akinorium”的新领域,自然、时间与人情味,是他创作的主旋律。
|松爷爷在儒溪村
(摄影:协作团队)
松本秋则今年71岁了,一直笑眯眯,非常和蔼。后来被在地的协助团队亲切的称他为:松爷爷。
(摄影:协作团队)
松爷爷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每天早上4:30起床,晚上22:00就寝。除了在自己的作品点位上工作,还会到“邻居家”串门。
松本秋则与浅井裕介到向阳点位参观(摄影:协作团队)
这位邻居很奇怪
墙面刚粉刷好
却搞起了“破坏”
🤔

 R08 
进化中的尘埃——那些来自海角天涯的
Stardust in Evolution: 
The Ones That Come From Far Away

 艺术家 
向阳Xiang Yang

🔦
艺术项目介绍
艺术家向阳在儒溪村的一栋老房子里进行驻地创作,呈现其知名系列作品 《进化中的尘埃》。创作的素材,采集自本地的历史文献、新闻照片等图像资料,以及在驻地村落所拍摄的生活环境。
艺术家将人、事物、 景色的剪影用其标志性的凿刻的方式,呈现在墙面上。刻落的碎屑和漆皮被收集在每个图像下面的透明小袋子里,与墙面上的图像成为了 完整一体的视觉自述。
没有“水”的墙上却泛起了涟漪(摄影:田方方)
村里的居民能在墙上的图像中,看到熟悉的的身影和本地的风物。这栋老房子,在这次艺术改造和创作中,变成了展现当地人文历史的美术馆,讲述着属于西樵镇儒溪村自己的故事。

|关于作品

民居外的河道
作品空间是一个远离中心村、坐落在河道旁的二层民居。与艺术家沟通商议后,艺术节策展团队按照创作方案,对旧民居进行了基础修复。
改造前的二楼民居
但是在创作前仍需要在墙面上刷16层漆,其中8层是不同的颜色。
相较于之前同系列的创作,本次作品升级具象刻墙创作的方式,藏在白墙里的每一层都有向阳与他邀请的客人在墙面上进行文字创作。在墙内每一层布入多样的颜色和肌理,让每一刀每一刻呈现多样性和偶然性。
同时,这像极了人类的进化,每个生命体都会用各自的生命方式发声,折叠于时空变幻中,成为历史的重要组成。有些以碎片式的方式展现,有些则在现实世界中以不可见的方式留存。
藏在白墙里的故事
墙上的每一个刻画都能溯源,以片段和记忆展开。有村民日常散步的悠闲、有儒溪曲艺社的热闹,也有儒溪村处处可见的各式渔网。再利用空间已有的基础做出灵动的延展,并与室外景观形成呼应。
作品中的曲艺表演
作品中的渔网,没有刻一滴水却营造出整个屋子被水环绕的情景。
窗户外,坐在河道边钓鱼的村民,刻画在窗户的右上角
向阳经常面对着白墙长时间凝视着,寻找每个光影在每个时辰的不同位置,并反复考虑颜色关系、刀法关系。每一层是什么颜色,都需要记得,因为一刀下去就不可逆,颜色再也回不来了。
在向阳的创作中不断反映着当下性,在表述过程中以共生关系的形态相契合,这正是艺术创作在地性的体现。比如,向阳使用流动的波浪来“处理”不平整的窗沿,溯源这片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发源地。
向阳用一条商贸帆船驶向远方来回顾广府文化鲜明的开放特质和重商传统,展开这片海洋文化特质地区和人文的历史画卷。
历史的折叠在此铺陈开来,整个屋子蕴含着一种动态张力。向阳没有刻画一滴水,但墙面的涟漪营造出了渔民劳作时的运动感;运用本地旧民房的窗作为作品的一部分。稍触碰,便会摇晃,仿佛墙上的“村民”终于使出“洪荒之力“推动了一块大石头。动与静,皆在一念之间。
灶台的进柴口里藏着向阳创作时的影像记录与隐藏在白墙后的艺术创作过程,通过重温和体验看火烧饭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二楼空间更像是向阳营造出的禅房,抽象的作品创作表达了他对了解世界、探索生命意义的更高维思考。“世界是个泡泡,我用我自己的方式探索未知的世界,思考生命的本源与意义……”

艺术家介绍
|向阳 中国
向阳 90 年代初自中国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于 90 年代末赴美继续艺术创作,历年来于国内外多家 艺术机构展出其装置等艺术创作。在公共艺术创作方面,2015 中英文化年, 艺术项目《非常建筑 - 东方遇见西方》于伦敦泰晤士河上巡游展出。2018 年 参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以及 2019 年、2022 年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向阳将他所钟情的精致人文喜好,投射在对历史时空和建筑结构的研究里,并在他的当代艺术实践中,带着这种“精致性”,来检验相对思想与存在状态的关系。其作品为英国杜伦大学、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等机构永久收藏。
|向阳在儒溪村
向阳给房东导览作品(摄影:何波)
带着团队与一只叫娇憨的黄黑小狗,驻地60多天,一刀一刻完成整栋民房丰富的形象。走进村民最鲜活的生活中,和他们打成一片。以村民的身份,艺术家的视角观察这个村庄的每一个鱼塘、遇见的每一个人、吃过的每一道菜,用艺术的形式把他们刻画在墙上,形成一幅生动的岭南乡村生活画卷。
向阳与村民(摄影:何波)
村书记带向阳深入村落,全面了解儒溪村及岭南文化。
“我最喜欢这里的人、景色和美食。村口的锦飨美食是我的饭堂,村书记陈旺弟邀请我去游船、跳广场舞,还有旁边的大叔带我去撒网捕鱼……”向阳兴致勃勃地说起他融入村民生活的点滴。
体验桑基鱼塘喂鱼
与邻居撒网捕鱼
哩度等你!


摄影:田方方、艺术家团队

👨‍🌾
空置的旧屋子承载了新的故事,
在呼呼风声和潺潺水中,
墙皮五彩剥落,
生活和劳作之美在艺术家的手中活了过来,
美丽的村中,蕴藏着艺术的内核。

——

主办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承办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协办西樵镇人民政府西樵山书院
总策划人 孙倩顾问 北川富朗策展 HUBAR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